忘年之交
關燈
小
中
大
忘年之交
福王自己還是個藥罐子呢, 武後可不放心他去試針,強硬的要求太醫:
“就在吾身上試吧,吾與陛下夫妻一體, 疼在他身,痛在吾心。即便真出問題吾也不怪愛卿, 且大膽來試。”
秋東在旁瞧著,阿娘此舉實在大膽, 因為在眼睛附近施針的確存在風險,尋常人家, 別說是夫妻, 便是子女,也不定能為父母做到這個份兒上。所以,阿娘這一舉動叫阿耶十分動容,夫妻間關系也跟著融洽了許多。
阿耶待阿娘,又恢覆了往日的恩愛。
秋東若有所思,人常說至親至疏夫妻,可見夫妻相處的確是門大學問, 而阿娘已經將這門學問融會貫通。耶娘間的關系,在秋東這做兒子的看來實在覆雜, 是姐弟, 是戀人, 是政治夥伴, 是知己, 是互相防備的敵人, 同樣也是夫妻。
這日, 他用鳳尾琴為阿耶彈奏新學的曲子解悶。阿耶細心地剝了一小碟山竹,喚他過去吃。閑話間, 阿耶說起洛陽盧舍那大佛。
“原本去歲初,阿耶命人在洛陽建造盧舍那大佛,為你祖父積功德之用,本預計兩年的工期,前兒送來折子上說,今年洛陽的天氣不太好,幾多風雨,工期恐會延誤。”
秋東往嘴裏塞了一瓣兒山竹,甜兮兮的滋味叫他滿足的瞇起眼睛,含糊道:
“此事兒亦有所聽聞,是善道禪師在主持修建吧?這名字取得極好,盧舍那,有光明普照之意,想必祖父會喜歡的。”
皇帝在施針後,風疾有所緩解,雙眼視物仍不甚清晰,可對於熟悉的人,即便只有一個模糊的影子,還是能認出對方,指著緩步進來的皇後道:
“此事還有你阿娘的功勞吶,昨兒你阿娘聽聞後,將兩萬貫脂粉錢捐出來,要幫阿耶一並為你祖父盡這份孝心。”
秋東朝來人展顏一笑,哼唧道:
“那阿娘可是大出血了,若不然兒也湊個熱鬧,拿兩萬貫為祖父盡一份孝心?”
如此,到了後世,坊間掐頭去尾的流言中,總也不會說盧舍那大佛是阿娘為擴大她在民間的影響力,以“年華終將老去,容貌不再,百年後便是一堆枯骨”為由,攛掇阿耶為她在洛陽,以她為原型建造的了吧?
更甚至於,千百年後,洛陽本地人覺得盧舍那大佛叫起來怪不順嘴的,直接稱呼其為則天大佛。
秋東閑著沒事,壞主意一個接一個往出冒,他還攛掇耶娘:
“同為祖父的孫輩,不若叫大兄他們也出一份力吧,人多力量大,也好盡早建成,為祖父積功德。”
武後親自動手,用濕帕子幫陛下擦沾了果汁的手,沒好氣道:
“你當人人都是你福王吶?你能拿得出手兩萬貫,你四兄和太平可拿不出,他們是有多少花多少,不夠了伸手朝爹娘要的大咧性子,府裏珍玩寶物不少,但要錢?呵,別說兩萬貫,兩千貫都夠嗆!”
秋東湊到阿耶對面,餵了他一顆葡萄,討巧道:
“這又有什麽關系?多少都是心意,兩貫不嫌少,兩萬貫不嫌多,盡力而已,阿耶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?”
皇帝點頭,道理是沒錯。
可原本是我這做兒子的,想給我阿耶建佛身,攢功德,自然該我出錢。我媳婦兒幫著出一點,是我們夫妻的心意。你們一幫小孩子跟著瞎湊什麽熱鬧?讓你祖父知道了,還不得以為我這兒子做的實在落魄,連給他老家人的佛身都建不森*晚*整*理起吶?
皇帝的這番心思,可不好直接對著福王講。
但做父親的跟孩子講不通道理的時候,便可以蠻橫的不講理,擺擺手,嫌棄道:
“小孩子家懂什麽?去去,外頭玩兒去!”
行叭,秋東憐憫的看了阿耶一眼,心道真是好心當了驢肝肺。我還不是為了你?不叫我們跟著摻和,等千百年後,百姓都說盧舍那大佛是您色迷心竅,被媳婦兒哄的找不著北,專門按照您媳婦兒的樣貌建造的時候,您怕是連哭的地方都沒有吶!
哼!
秋東重重的踩著地板,咚咚咚走了。
“他那是什麽眼神吶?這孩子自打醒來越發熊了,吾是視物不清,還沒瞎呢,瞧的清清楚楚,非得找機會揍一頓才成!”
“什麽眼神?被您慣的眼神唄!福王這樣,不都是您給慣出來的,自個兒受著吧您吶!”
帝後慣福王是不爭的事實,全長安城無人不知。福王並不因受寵便而做什麽天怒人怨之事,只偶爾熊孩子心性發作,讓人恨的牙癢癢。
“倒春寒,早晚涼的很,把本王給孫先生準備的狐皮大氅帶上,咱們去山上瞧瞧孫先生。”
自打陛下挖地三尺,將孫思邈道長請來長安城為福王殿下看診,孫道長便被醒來後的福王殿下以“救命之恩無以為報,只能將您當先生孝敬了”為由,連哄帶騙,把老先生送上了終南山。
終南山那地方,如今算是如玄皇叔的地盤,皇叔在那裏經營三十年,是裏面多根針他老人家都能知道的程度。
因此,孫老先生住在山上便少了很多煩惱,且能安心做他的事業。長安城中蠢蠢欲動,想將老先生留在家中供養起來,用以關鍵時刻救命的諸多念頭,便被秋東給毫不留情的掐斷了。
孫道長閑雲野鶴,行醫濟世一輩子,哪裏能受得了困於權貴之家?因而孫道長也很承秋東這份情。
一來二去,兩人都快成忘年交啦。孫道長的醫書,隨便秋東翻閱,孫道長還會教導秋東晾曬草藥,望聞問切的本事。
類似於今日這般,帶著秋東進山采藥,也是常有之事。
秋東一年輕小夥子,還得上了年紀的道長關照。秋東下盤不穩,在林間山路左搖右晃,瞧的人揪心。道長長髯飄飄,如履平地,跨過小水潭,轉身一只手就能把秋東拎過去。
跟拎小雞崽一般輕松。
秋東不管看幾回,還是忍不住嘖嘖稱奇:
“如今的出家人,強!”
仙風道骨的長袍下,是一身完美的腱子肉吶。別說孫道長這種常年進山的,便是自家那不靠譜的如玄皇叔,動起真格兒的,也能以一打三。
孫先生捋一把胡須,納悶兒道:
“歷來出家人都需強健體魄,從精神到□□,完善自身,何時有不強的?遠的不說,便是太宗年間的玄奘大師西行求佛法真經,歷時十七年,行程五萬裏,途徑一百三十八國,方帶回大乘佛教,小乘佛教經律論五百二十夾,六百五十七八部,歸來後得太宗召見,於大慈恩寺開壇講法。這一樁樁一件件,沒有強健的體魄,該如何完成吶?”*
秋東心道,您若見過後世那些腦滿腸肥,打著出家人旗號招搖撞騙的家夥,便不會有此一問啦。
不過,老先生這話,放在如今可沒丁點兒問題,不論佛家道家,舉凡出家人,都有嚴格的作息規律,每日天不亮便起來燒水做飯灑掃院子,誦經,鍛體,挑水,洗衣,腳不沾地忙到夜半,身體差的根本熬不下去。
這且不算,想想那詰屈聱牙的經文,腦子不好使的,根本背不下來。
所以說,真正的出家人,是腦力和體力的雙重修行,是真正的苦修。
“您老在這山上住的可還習慣?待過上兩年,長安城中忘了您這一茬,便可自由遠行啦!”
孫道長用藥鋤刨下一株野生枸杞,隨後剝了皮,塞進秋東背的小背簍裏,灑脫如真正的世外高人:
“無礙,在哪裏都是修行。”
秋東也不拆穿老先生——當初聽聞長安城中有貴人想請您老人家去府中供奉時,愁眉不展,連夜逃跑的是哪個?那會兒咋不說在哪裏都是修行的話啦!
這是瞧上終南山這風水寶地,不想走了唄!
秋東雙眼放光,悄悄給自己豎起大拇指,讓老先生心甘情願留下的目的,可不就達到了嘛!
老先生都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,秋東也得識趣的給人家遞臺階吶:
“是極是極,既如此,您老人家便在終南山多留些日子嘛,我瞧著山上水土極好,距離秦嶺近便的很,要多少好藥材,都能自個兒進山找。回頭我再叫人在山下搭個藥廬,方便周圍百姓求醫,您意下如何?”
老先生滿意頷首,誇秋東:
“小殿下真乃老道知己矣!”
那可不!秋東也覺得老先生活到這份兒上,真有點返璞歸真的意思,和他老人家一起說說話,心底都能透亮幾分吶!
他心裏有事也不瞞著老先生,見侍衛們距離兩人遠,應該聽不到,蹲下身和老先生一道兒刨藥材,小聲把他的煩惱講了:
“依您看,我大兄的身體,究竟如何?”
老先生皺眉,思量再三,盡量委婉道:
“老道當時為太子殿下診過脈,細細保養,或能到知天命的年紀,繼續操勞下去,也就這幾年了罷。”
秋東心頭沈甸甸的,這事,太醫院的人當真不知曉嗎?未必。
可這話,太醫肯定不敢對阿耶講的,不僅是阿耶,怕是連太子本人,都不曉得他身體已經差到什麽程度了吧?
老先生又不是傻蛋,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麽,還是如實對秋東相告,其中情誼,讓秋東動容。
見他難過,老先生安慰他:
“不若抽空帶太子殿下常出來散心,我瞧著小殿下這樣便很好,心境開闊,方能長命百歲。”
秋東雖然自稱久病成醫,可也只學了些皮毛,當然更願意相信專業大夫的建議。
可沒等他實行,一個倒春寒,太子先是咳嗽不止,渾身發熱,很快發展為胸痛,咳血。
短短半月時間,人便徹底昏迷不醒。太醫院院正在皇帝面前,腦門兒都磕出血了,還是給不出任何能叫太子平安醒來的保證,只心如死灰的吐出一句“臣該死,臣無能為力。”
孫道長再次被皇帝請去東宮,然而面對太子的癥狀,老先生也只能搖頭。
太子的轟然倒下,令太多人措手不及。何況他今年才二十四歲,膝下並無一兒半女,走在了人生中最好的年華。
皇帝大受打擊,太子還未下葬,朝堂上已經為誰來做下一任太子,打出了狗腦子。
這叫皇帝感到厭煩至極,直接命人將叫囂最兇的幾個言官下獄,又砍了幾個渾水摸魚的朝臣腦袋,才暫時壓住這股蠢蠢欲動的風氣。
秋東盯著阿耶喝了藥,又漱了口,撫著他的背叫他寬心,緩聲道:
“您別氣壞了身子,您還得想想太子阿兄的身後事才行吶,兒聽聞有朝臣上折子,言子女丟下父母,走在父母面頭,是為不孝,借此不叫太子阿兄的身後事太過隆重。
可兒再清楚不過,阿兄乃至純至孝之人,哪能叫阿兄走後還背上不孝的名聲?”
“對,扶阿耶起來,阿耶還不能倒下。”
秋東將人扶到書案旁,餵阿耶喝了兩口溫水,壓下喉間癢意。就見阿耶深吸口氣,顫巍巍握筆,寫下——
“朕聞乾象上浮,南陸啟黃離之耀;坤元下辟,東明敞碧題之居……”*
洋洋灑灑千言,皆是對早逝兒子的懷念與悲痛。及至文成,皇帝眼角的淚再也沒忍住,沾濕了筆墨。
太子是他用盡心力培養的繼承人,對任何一個孩子,都未有太子這般的付出和感情。如今叫他白發人送黑發人,怎能不心痛?
“太子李弘,慈惠愛親,死不忘君,謚孝敬皇帝,以天子禮,厚葬於唐恭陵”。*
隨著這道詔令一起發出的,還有令文武百官為太子服喪三十六日的旨意。
在此之前,從未有父親追謚兒子的先例,如今不僅有了,還是父親追謚兒子為皇帝。孝敬皇帝,是在向世人明示什麽,一眼便知,此舉也算是開歷史先河,可面對失去兒子的暴怒父親,朝堂上誰都不敢多說一句。
秋東親自扶棺,將阿兄送去洛陽安葬。叫人將阿耶寫的《孝敬皇帝睿德記》鐫刻成碑,立在阿兄墓旁。
一路上,太平哭暈過去了兩回,直到親眼看著這個人下葬,才有一種他真的已經完全離開她生活的真實感。
秋東扶著她上了馬車,叫她靠著自己,低聲安慰:
“年節那會兒不是還對大兄嚷嚷,說你馬上是十八歲的大姑娘啦,將來要讓薛三郎尚公主嗎?回頭成了親,帶薛三郎來瞧瞧大兄,想必他會極開心的。”
太平難過的靠在阿弟肩上,不知何時阿弟已經長出了可以讓她安心依靠的肩膀,語氣有幾分厭惡道:
“這幾日你忙著大兄下葬之事,還不曉得長安城那邊,已經在為二兄還是三兄當太子,打起來了,就連向來膽小的四兄,也在孺人韋氏的攛掇下,聯絡各方,為他做太子造勢吶。
往日大兄待他們諸多照顧,竟似鏡花水月一場空,誰都不曾念及大兄的一分好。”
秋東偏頭,艱難擡起左手,替她擦掉眼角淚水。
“有我們記著大兄的好,足夠了。回頭你多陪陪大嫂,她與大兄之間,情誼深厚。大兄驟然離世,大嫂心裏惶恐不比咱們少。且她與大兄膝下並無孩子,心裏連個念想都無,我憂心她想不開吶。”
太平對大嫂裴氏也是極為敬重的,被阿弟一提醒,打起精神,遲疑道:
“我觀大嫂意思,是想留在洛陽陪伴大兄,可將大嫂一人留在洛陽,我恐她日日與大兄遙望,更加郁結難解。”
秋東苦著張臉道:
“大嫂肯定要隨咱們回長安的,不過如今長安城烏煙瘴氣,得找個好地方,叫大嫂過幾天清凈日子。”
太平覺得這是件正經事,該正兒八經的去辦,便是為著大兄,她也得想法子將大嫂照應好。終於打起精神,坐直身子,絞盡腦汁思索半晌,合掌道:
“終南山!阿弟你說終南山好不好?那邊距離長安不遠,方便咱們照看。最關鍵的是孫道長在山上,我聽聞坊間管孫道長叫老神仙,不僅醫術出眾,且修行高深,人品出眾。
若能叫大嫂跟著道長修行些日子,定能心胸開闊,對往事釋懷,也好叫大兄在那邊安心吶!”
秋東眼裏露出笑意,在小皇姐看過來前藏好,附和道:
“這主意再好不過,吾在終南山上住了十四年,那裏當真是再清凈沒有的去處了。若在山上待煩了,山下便是阡陌人家,民風淳樸,沒有爾虞我詐,時間久了,心境也跟著開闊起來。”
那就如此定了!
太平擡手,在阿弟左臂上拍了一把,沒註意到阿弟一瞬間差點兒扭曲的臉色。
“吾這就去與大嫂說!”
“孫道長那邊吾去說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福王自己還是個藥罐子呢, 武後可不放心他去試針,強硬的要求太醫:
“就在吾身上試吧,吾與陛下夫妻一體, 疼在他身,痛在吾心。即便真出問題吾也不怪愛卿, 且大膽來試。”
秋東在旁瞧著,阿娘此舉實在大膽, 因為在眼睛附近施針的確存在風險,尋常人家, 別說是夫妻, 便是子女,也不定能為父母做到這個份兒上。所以,阿娘這一舉動叫阿耶十分動容,夫妻間關系也跟著融洽了許多。
阿耶待阿娘,又恢覆了往日的恩愛。
秋東若有所思,人常說至親至疏夫妻,可見夫妻相處的確是門大學問, 而阿娘已經將這門學問融會貫通。耶娘間的關系,在秋東這做兒子的看來實在覆雜, 是姐弟, 是戀人, 是政治夥伴, 是知己, 是互相防備的敵人, 同樣也是夫妻。
這日, 他用鳳尾琴為阿耶彈奏新學的曲子解悶。阿耶細心地剝了一小碟山竹,喚他過去吃。閑話間, 阿耶說起洛陽盧舍那大佛。
“原本去歲初,阿耶命人在洛陽建造盧舍那大佛,為你祖父積功德之用,本預計兩年的工期,前兒送來折子上說,今年洛陽的天氣不太好,幾多風雨,工期恐會延誤。”
秋東往嘴裏塞了一瓣兒山竹,甜兮兮的滋味叫他滿足的瞇起眼睛,含糊道:
“此事兒亦有所聽聞,是善道禪師在主持修建吧?這名字取得極好,盧舍那,有光明普照之意,想必祖父會喜歡的。”
皇帝在施針後,風疾有所緩解,雙眼視物仍不甚清晰,可對於熟悉的人,即便只有一個模糊的影子,還是能認出對方,指著緩步進來的皇後道:
“此事還有你阿娘的功勞吶,昨兒你阿娘聽聞後,將兩萬貫脂粉錢捐出來,要幫阿耶一並為你祖父盡這份孝心。”
秋東朝來人展顏一笑,哼唧道:
“那阿娘可是大出血了,若不然兒也湊個熱鬧,拿兩萬貫為祖父盡一份孝心?”
如此,到了後世,坊間掐頭去尾的流言中,總也不會說盧舍那大佛是阿娘為擴大她在民間的影響力,以“年華終將老去,容貌不再,百年後便是一堆枯骨”為由,攛掇阿耶為她在洛陽,以她為原型建造的了吧?
更甚至於,千百年後,洛陽本地人覺得盧舍那大佛叫起來怪不順嘴的,直接稱呼其為則天大佛。
秋東閑著沒事,壞主意一個接一個往出冒,他還攛掇耶娘:
“同為祖父的孫輩,不若叫大兄他們也出一份力吧,人多力量大,也好盡早建成,為祖父積功德。”
武後親自動手,用濕帕子幫陛下擦沾了果汁的手,沒好氣道:
“你當人人都是你福王吶?你能拿得出手兩萬貫,你四兄和太平可拿不出,他們是有多少花多少,不夠了伸手朝爹娘要的大咧性子,府裏珍玩寶物不少,但要錢?呵,別說兩萬貫,兩千貫都夠嗆!”
秋東湊到阿耶對面,餵了他一顆葡萄,討巧道:
“這又有什麽關系?多少都是心意,兩貫不嫌少,兩萬貫不嫌多,盡力而已,阿耶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?”
皇帝點頭,道理是沒錯。
可原本是我這做兒子的,想給我阿耶建佛身,攢功德,自然該我出錢。我媳婦兒幫著出一點,是我們夫妻的心意。你們一幫小孩子跟著瞎湊什麽熱鬧?讓你祖父知道了,還不得以為我這兒子做的實在落魄,連給他老家人的佛身都建不森*晚*整*理起吶?
皇帝的這番心思,可不好直接對著福王講。
但做父親的跟孩子講不通道理的時候,便可以蠻橫的不講理,擺擺手,嫌棄道:
“小孩子家懂什麽?去去,外頭玩兒去!”
行叭,秋東憐憫的看了阿耶一眼,心道真是好心當了驢肝肺。我還不是為了你?不叫我們跟著摻和,等千百年後,百姓都說盧舍那大佛是您色迷心竅,被媳婦兒哄的找不著北,專門按照您媳婦兒的樣貌建造的時候,您怕是連哭的地方都沒有吶!
哼!
秋東重重的踩著地板,咚咚咚走了。
“他那是什麽眼神吶?這孩子自打醒來越發熊了,吾是視物不清,還沒瞎呢,瞧的清清楚楚,非得找機會揍一頓才成!”
“什麽眼神?被您慣的眼神唄!福王這樣,不都是您給慣出來的,自個兒受著吧您吶!”
帝後慣福王是不爭的事實,全長安城無人不知。福王並不因受寵便而做什麽天怒人怨之事,只偶爾熊孩子心性發作,讓人恨的牙癢癢。
“倒春寒,早晚涼的很,把本王給孫先生準備的狐皮大氅帶上,咱們去山上瞧瞧孫先生。”
自打陛下挖地三尺,將孫思邈道長請來長安城為福王殿下看診,孫道長便被醒來後的福王殿下以“救命之恩無以為報,只能將您當先生孝敬了”為由,連哄帶騙,把老先生送上了終南山。
終南山那地方,如今算是如玄皇叔的地盤,皇叔在那裏經營三十年,是裏面多根針他老人家都能知道的程度。
因此,孫老先生住在山上便少了很多煩惱,且能安心做他的事業。長安城中蠢蠢欲動,想將老先生留在家中供養起來,用以關鍵時刻救命的諸多念頭,便被秋東給毫不留情的掐斷了。
孫道長閑雲野鶴,行醫濟世一輩子,哪裏能受得了困於權貴之家?因而孫道長也很承秋東這份情。
一來二去,兩人都快成忘年交啦。孫道長的醫書,隨便秋東翻閱,孫道長還會教導秋東晾曬草藥,望聞問切的本事。
類似於今日這般,帶著秋東進山采藥,也是常有之事。
秋東一年輕小夥子,還得上了年紀的道長關照。秋東下盤不穩,在林間山路左搖右晃,瞧的人揪心。道長長髯飄飄,如履平地,跨過小水潭,轉身一只手就能把秋東拎過去。
跟拎小雞崽一般輕松。
秋東不管看幾回,還是忍不住嘖嘖稱奇:
“如今的出家人,強!”
仙風道骨的長袍下,是一身完美的腱子肉吶。別說孫道長這種常年進山的,便是自家那不靠譜的如玄皇叔,動起真格兒的,也能以一打三。
孫先生捋一把胡須,納悶兒道:
“歷來出家人都需強健體魄,從精神到□□,完善自身,何時有不強的?遠的不說,便是太宗年間的玄奘大師西行求佛法真經,歷時十七年,行程五萬裏,途徑一百三十八國,方帶回大乘佛教,小乘佛教經律論五百二十夾,六百五十七八部,歸來後得太宗召見,於大慈恩寺開壇講法。這一樁樁一件件,沒有強健的體魄,該如何完成吶?”*
秋東心道,您若見過後世那些腦滿腸肥,打著出家人旗號招搖撞騙的家夥,便不會有此一問啦。
不過,老先生這話,放在如今可沒丁點兒問題,不論佛家道家,舉凡出家人,都有嚴格的作息規律,每日天不亮便起來燒水做飯灑掃院子,誦經,鍛體,挑水,洗衣,腳不沾地忙到夜半,身體差的根本熬不下去。
這且不算,想想那詰屈聱牙的經文,腦子不好使的,根本背不下來。
所以說,真正的出家人,是腦力和體力的雙重修行,是真正的苦修。
“您老在這山上住的可還習慣?待過上兩年,長安城中忘了您這一茬,便可自由遠行啦!”
孫道長用藥鋤刨下一株野生枸杞,隨後剝了皮,塞進秋東背的小背簍裏,灑脫如真正的世外高人:
“無礙,在哪裏都是修行。”
秋東也不拆穿老先生——當初聽聞長安城中有貴人想請您老人家去府中供奉時,愁眉不展,連夜逃跑的是哪個?那會兒咋不說在哪裏都是修行的話啦!
這是瞧上終南山這風水寶地,不想走了唄!
秋東雙眼放光,悄悄給自己豎起大拇指,讓老先生心甘情願留下的目的,可不就達到了嘛!
老先生都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,秋東也得識趣的給人家遞臺階吶:
“是極是極,既如此,您老人家便在終南山多留些日子嘛,我瞧著山上水土極好,距離秦嶺近便的很,要多少好藥材,都能自個兒進山找。回頭我再叫人在山下搭個藥廬,方便周圍百姓求醫,您意下如何?”
老先生滿意頷首,誇秋東:
“小殿下真乃老道知己矣!”
那可不!秋東也覺得老先生活到這份兒上,真有點返璞歸真的意思,和他老人家一起說說話,心底都能透亮幾分吶!
他心裏有事也不瞞著老先生,見侍衛們距離兩人遠,應該聽不到,蹲下身和老先生一道兒刨藥材,小聲把他的煩惱講了:
“依您看,我大兄的身體,究竟如何?”
老先生皺眉,思量再三,盡量委婉道:
“老道當時為太子殿下診過脈,細細保養,或能到知天命的年紀,繼續操勞下去,也就這幾年了罷。”
秋東心頭沈甸甸的,這事,太醫院的人當真不知曉嗎?未必。
可這話,太醫肯定不敢對阿耶講的,不僅是阿耶,怕是連太子本人,都不曉得他身體已經差到什麽程度了吧?
老先生又不是傻蛋,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麽,還是如實對秋東相告,其中情誼,讓秋東動容。
見他難過,老先生安慰他:
“不若抽空帶太子殿下常出來散心,我瞧著小殿下這樣便很好,心境開闊,方能長命百歲。”
秋東雖然自稱久病成醫,可也只學了些皮毛,當然更願意相信專業大夫的建議。
可沒等他實行,一個倒春寒,太子先是咳嗽不止,渾身發熱,很快發展為胸痛,咳血。
短短半月時間,人便徹底昏迷不醒。太醫院院正在皇帝面前,腦門兒都磕出血了,還是給不出任何能叫太子平安醒來的保證,只心如死灰的吐出一句“臣該死,臣無能為力。”
孫道長再次被皇帝請去東宮,然而面對太子的癥狀,老先生也只能搖頭。
太子的轟然倒下,令太多人措手不及。何況他今年才二十四歲,膝下並無一兒半女,走在了人生中最好的年華。
皇帝大受打擊,太子還未下葬,朝堂上已經為誰來做下一任太子,打出了狗腦子。
這叫皇帝感到厭煩至極,直接命人將叫囂最兇的幾個言官下獄,又砍了幾個渾水摸魚的朝臣腦袋,才暫時壓住這股蠢蠢欲動的風氣。
秋東盯著阿耶喝了藥,又漱了口,撫著他的背叫他寬心,緩聲道:
“您別氣壞了身子,您還得想想太子阿兄的身後事才行吶,兒聽聞有朝臣上折子,言子女丟下父母,走在父母面頭,是為不孝,借此不叫太子阿兄的身後事太過隆重。
可兒再清楚不過,阿兄乃至純至孝之人,哪能叫阿兄走後還背上不孝的名聲?”
“對,扶阿耶起來,阿耶還不能倒下。”
秋東將人扶到書案旁,餵阿耶喝了兩口溫水,壓下喉間癢意。就見阿耶深吸口氣,顫巍巍握筆,寫下——
“朕聞乾象上浮,南陸啟黃離之耀;坤元下辟,東明敞碧題之居……”*
洋洋灑灑千言,皆是對早逝兒子的懷念與悲痛。及至文成,皇帝眼角的淚再也沒忍住,沾濕了筆墨。
太子是他用盡心力培養的繼承人,對任何一個孩子,都未有太子這般的付出和感情。如今叫他白發人送黑發人,怎能不心痛?
“太子李弘,慈惠愛親,死不忘君,謚孝敬皇帝,以天子禮,厚葬於唐恭陵”。*
隨著這道詔令一起發出的,還有令文武百官為太子服喪三十六日的旨意。
在此之前,從未有父親追謚兒子的先例,如今不僅有了,還是父親追謚兒子為皇帝。孝敬皇帝,是在向世人明示什麽,一眼便知,此舉也算是開歷史先河,可面對失去兒子的暴怒父親,朝堂上誰都不敢多說一句。
秋東親自扶棺,將阿兄送去洛陽安葬。叫人將阿耶寫的《孝敬皇帝睿德記》鐫刻成碑,立在阿兄墓旁。
一路上,太平哭暈過去了兩回,直到親眼看著這個人下葬,才有一種他真的已經完全離開她生活的真實感。
秋東扶著她上了馬車,叫她靠著自己,低聲安慰:
“年節那會兒不是還對大兄嚷嚷,說你馬上是十八歲的大姑娘啦,將來要讓薛三郎尚公主嗎?回頭成了親,帶薛三郎來瞧瞧大兄,想必他會極開心的。”
太平難過的靠在阿弟肩上,不知何時阿弟已經長出了可以讓她安心依靠的肩膀,語氣有幾分厭惡道:
“這幾日你忙著大兄下葬之事,還不曉得長安城那邊,已經在為二兄還是三兄當太子,打起來了,就連向來膽小的四兄,也在孺人韋氏的攛掇下,聯絡各方,為他做太子造勢吶。
往日大兄待他們諸多照顧,竟似鏡花水月一場空,誰都不曾念及大兄的一分好。”
秋東偏頭,艱難擡起左手,替她擦掉眼角淚水。
“有我們記著大兄的好,足夠了。回頭你多陪陪大嫂,她與大兄之間,情誼深厚。大兄驟然離世,大嫂心裏惶恐不比咱們少。且她與大兄膝下並無孩子,心裏連個念想都無,我憂心她想不開吶。”
太平對大嫂裴氏也是極為敬重的,被阿弟一提醒,打起精神,遲疑道:
“我觀大嫂意思,是想留在洛陽陪伴大兄,可將大嫂一人留在洛陽,我恐她日日與大兄遙望,更加郁結難解。”
秋東苦著張臉道:
“大嫂肯定要隨咱們回長安的,不過如今長安城烏煙瘴氣,得找個好地方,叫大嫂過幾天清凈日子。”
太平覺得這是件正經事,該正兒八經的去辦,便是為著大兄,她也得想法子將大嫂照應好。終於打起精神,坐直身子,絞盡腦汁思索半晌,合掌道:
“終南山!阿弟你說終南山好不好?那邊距離長安不遠,方便咱們照看。最關鍵的是孫道長在山上,我聽聞坊間管孫道長叫老神仙,不僅醫術出眾,且修行高深,人品出眾。
若能叫大嫂跟著道長修行些日子,定能心胸開闊,對往事釋懷,也好叫大兄在那邊安心吶!”
秋東眼裏露出笑意,在小皇姐看過來前藏好,附和道:
“這主意再好不過,吾在終南山上住了十四年,那裏當真是再清凈沒有的去處了。若在山上待煩了,山下便是阡陌人家,民風淳樸,沒有爾虞我詐,時間久了,心境也跟著開闊起來。”
那就如此定了!
太平擡手,在阿弟左臂上拍了一把,沒註意到阿弟一瞬間差點兒扭曲的臉色。
“吾這就去與大嫂說!”
“孫道長那邊吾去說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